如果你: ·在工作中畏縮藏拙,生怕嶄露頭角 ·渴望美好愛情,卻陷于“自殺式單身” ·恐懼社交,面對生人時沉默又尷尬 ·怕挑戰,深信“順其自然”法則 ·敏感脆弱,總能勸自己認慫妥協 《鴕鳥心理:為何我們總是害怕與逃避》陪你揭開自卑、沮喪、焦慮、過度/逃避工作、關系斗爭、虛榮、不合群以及自我麻痹的面紗,一步步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第一部分 自我指責讓我們害怕與逃避 001 第一章 “這次又要搞砸了!” 003 我們對自己的兩種看法 004 友好的自我欣賞 005 糟糕的自我指責 007 自我指責影響我們看待自己和他人 017 苛責自己 017 攻擊他人 019 嘗試挑戰害怕與逃避 021 認識觸發事件 021 識別消極的外部批評 024 反對計劃與行動計劃 025 第二章 “我不配,我不行” 029 我們為何會感到羞恥和內疚 029 “我不配” 031 “我不行” 036 我們為何不愿欣賞自己 038 消極的信念 038 美化父母和家庭 039 向羞恥和內疚宣戰 043 識別破壞性的想法 043 識別破壞性想法的遮羞布 047 第二部分 不再害怕與逃避 057 第三章 如何在工作中展現出應有的實力 059 是什么消磨了我們在職場中的上進心? 060 如果成功了,就再也沒有理由不被愛 060 成功不難,維持成功者的人設很難 062 別去爭,當心對手的報復 063 既然只是個軟柿子,理所當然要背鍋 065 沒有金剛鉆,就別給自己加戲 068 如果成就不被認可,又何必要努力 068 是什么壓制了我們的創造力? 075 第四章 如何擁有高質量的親密關系 081 “如果情感真假難辨,不如給自己幻想的愛” 082 例行公事的互動 084 扮演家長或孩子 086 重塑童年的境況 088 既討厭自己又憤世嫉俗 092 如何獲得真誠的愛 093 袒露對自己的消極評價 101 珍視那些被愛人欣賞的特點 102 學著示弱 104 為關系設定目標 104 如何保有激情 107 關于性的兩種態度 108 誰影響了我們對性的態度 109 性也可能是有害的 123 增進親密 130 第五章 如何遠離依賴和成癮 133 人為何會成癮 134 感覺糟糕和麻痹痛苦的惡性循環 137 尋找逃避折磨的合理借口 141 如何避免成癮行為 143 關注糾結時的想法和感受 145 識別誘因事件 146 體驗被壓抑的需要和愿望 147 大膽追求所想 149 第六章 如何不被抑郁困擾 153 你抑郁過嗎 154 抑郁是什么感覺 158 不只是悲傷 158 抑郁從何而來 162 幼時父母對我們的不滿與攻擊 162 年長后我們對自己的嫌棄與貶低 166 如何與抑郁作斗爭 167 識別自暴自棄的想法 168 識別自我孤立的想法 171 挑戰抑郁的步驟 173 第七章 如何做足夠好的父母 181 長大后,我就會成為你嗎? 182 “時時刻刻的無條件之愛”本就是個神話 186 給父母的養育建議 188 免除不必要的規則 189 做正面的角色榜樣 189 獎勵而不是懲罰 192 避免體罰 193 避免使用評判的態度 195 允許孩子愛我們 196 第八章 開啟不害怕、不逃避的美好生活 199 萬能的“美好生活公式”存在嗎? 199 “萬能的”美好生活公式 200 認識到害怕改變是正常的 201 認識到痛苦是真實存在的 202 接受父母不是完美的 202 擺脫防御行為 203 積極找尋人生意義 204 認識友誼的價值 205 “萬能的”美好愛情錦囊 205 非防御性和開放性 207 誠實和正直 208 尊重對方的邊界、價值觀、目標和興趣 209 肌膚相親和性欲 209 共情和理解 210 不控制、不操縱、不威脅 211 “萬能的”美好感受源泉 213 更慷慨地表達善意 213 體會每一分鐘的珍貴 214 附錄 217 參考文獻 229 致謝 231
2018 © 化學工業出版社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2046843號-7 | 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0557號 |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副本 | 出版物營業執照副本
ISBN:978-7-122-36421-0
語種:漢文
開本:32
出版時間:2020-10-01
裝幀:平
頁數:232